中文
English

耗材回款迎来“秒到账”时代!国家出手

2025-08-29

一批又一批医用耗材成功进入医院,但厂商和经销商们却往往笑不出来——货卖出去了,钱却迟迟收不回来。

“耗材回款难”问题困扰行业数十年,成了压在医药企业身上的一座大山。

如今,这一沉疴顽疾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手术。

近日,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发布《关于药品、医用耗材集采中选品种2025第8期直接结算的通知》,对货款结算流程和时间提出明确要求:医药机构必须在8月27日-8月30日24:00完成网上确认,经营企业在随后几天内确认,系统随即生成结算报表。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结算通知,而是全国范围内破解耗材回款难的一个缩影。


01

直接结算全国开花

回款周期压至30天内



天津自2020年7月起率先实施医保基金直接结算货款工作,成效显著。截至2023年底,纳入直接结算的医疗机构达751家,支付203家医药企业货款共计23.33亿元

长期以来,由于医疗机构在药械管理、数据审核、资金拨付等环节存在堵点,导致药械货款结算流程长、资金回款慢的情况屡见不鲜。直接结算模式则精准切中了这一痛点。

从全国范围看,直接结算已成为破除药械回款难问题的利器。据国家医保局介绍,山东、福建、江西、内蒙古、湖南、辽宁、安徽、河南、河北、江苏等多地均依托直接结算将药械回款周期压缩到30天之内


02

流程持续优化

重庆推出“自动确认”机制


随着实践经验积累,直接结算的流程正在不断优化。

重庆医保局近日发文,要求医疗机构在招采管理系统下单,重庆药品交易所于每月1日提供上月待支付货款数据,医疗机构于每月5日前完成确认——逾期未确认的将自动确认

各级医保经办机构按月从医疗机构应收医保基金结算款中扣减待支付货款。当月不足扣减的,该医疗机构上月待结算货款不纳入直接结算,由医疗机构自行支付。

这种设计既保证了效率,又明确了责任。


03

覆盖范围扩围

非集采耗材迎来曙光


更令人欣喜的是,直接结算的触手正在向回款周期更长的非集采耗材领域延伸。

海南、山东等地已启动试点,这意味着长期以来回款更加困难的非集采耗材也有望迎来回款春天。


04

即时结算加速推进

91%统筹地区已覆盖


除了直接结算外,2025年全国医疗保障工作年中座谈会上还明确指出,要逐步扩大医保基金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范围

即时结算能够显著缓解回款上游账期压力,改善医疗机构现金流状况,进而推动医院货款结算效率提升。

根据国家医保局披露的数据,即时结算已覆盖全国91% 的统筹地区、48.48万家 定点医药机构,拨付金额高达5948亿元

即时结算改革已经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试点实施阶段(2025年1-5月)、评估总结阶段(2025年6月)、全面启动阶段(2025年7-12月)、2026年将全面实现


05

拖欠货款将遭公开排名

强力监管时代来临


除了结算模式改革,针对医院拖欠货款的外部监督也在持续加码。

广东省医保局今年6月发文明确,各地医保部门可对辖区内医疗机构支付药品耗材货款情况定期排名并以适当方式公开,对欠款严重或恶意拖欠货款的信息移交医疗机构主管部门及纪检部门。

今年4月,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提到,今年将聚焦“四乱”、拖欠企业账款等问题,多措并举减轻企业负担。包括加快加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行动,加大对新增拖欠的惩戒力度,建设国家统一的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等。

强力监管叠加制度优化,药械回款难问题有望逐渐走向终结。

回款周期的缩短,不仅减轻了医药企业的资金压力,更有利于整个医疗生态的健康发展。企业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研发和创新中,最终受益的是整个医疗系统和广大患者。

耗材回款的“秒到账”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