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生理领域巨头鏖战正酣,在新兴技术高速迭代下,本土和外资尚有角力空间。
01
心航路医学完成跨国收购
电生理全球布局加速
7月1日,心航路医学宣布,其美国全资子公司EnChannel Medical Ltd. 已与Acutus Medical Inc. 正式签署协议,收购其AcQMap™心脏电生理标测平台相关资产。
收购内容包括:Acutus拥有的第二代非接触式房颤标测技术AcQMap®系统的全部知识产权、全球质量与注册文件、欧美市场的临床数据库及部分相关固定资产。
仅成立五年的心航路医学,已经在其全球布局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这项战略性收购将显著加速我们实现高效、精准可视化房颤治疗的使命。”心航路医疗创始人兼 CEO 冯君表示,“它不仅是技术融合,更是全球布局的关键一步。我们将基于原有的技术体系,将第二代 AcQMap™ 技术和心航路自主研发的第三代DePolar®技术融合,构建全球唯一兼具静态与动态机制解析能力的房颤标测系统。”
据了解,此次并购融合了心航路医学跨越三代所积累的方法与资源,奠定了导航、标测和可视化融合的工作流的技术基础。
心航路医学是一家创新型医疗器械公司,成立于2020年,总部位于广州,由中美资深电生理学专家团队创立于2020年,注册资本2.6亿元,致力于开发下一代心脏房颤治疗产品。
心航路凭借全球首创的四维标测系统和脉冲电场消融(PFA)技术,被《发现广州独角兽创新企业榜单》列为 「未来独角兽」创新企业 ,即未来 3-5 年内最有可能达到十亿美元估值的高成长性企业。
据了解,心航路的核心研发团队中,有多人曾在 Acutus 任职,深谙其系统架构与技术局限。心航路CTO 朱敏博士就曾任 Acutus 首席应用数学家和算法总监,带领团队攻克非接触式标测算法难题,在设计心航路自研的DePolar®标测系统过程中,心航路团队在导航技术、导管设计和算法优化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全面升级与突破。
PFA作为电生理领域冉冉升起的新星,资本市场对于该领域的后起之秀密切关注。不久前,心航路医学科技公司宣布完成6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是2023年以来中国医疗器械领域规模最大的私募融资之一,由美团龙珠基金和老股东礼来亚洲基金(LAV)联合领投。
心航路医学聚焦于房颤(心房颤动)核心难题,独创研发了一套三维+两个时间轴(除极时间和复极时间)的“五维心脏电生理标测技术”。
该系统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一跳全心腔”实时标测,结合超高密度标测导管LibStar®(天秤星标测导管,96个电极)与DipperStar®(北斗星标测导管,176个电极)和独创的动作电位标测技术,能够实时标测房颤,并根据标测结果进行个体化消融,提升持续性房颤的消融成功率。
美团和礼来的领投也证明该技术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
02
曾在纳斯达克上市
后转为美敦力代工厂
在电生理这个巨头云集的赛道,优胜劣汰机制更为显著。
Acutus Medical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是一家专注于改善心律失常诊断和治疗方式的心律失常管理公司,曾是心脏电生理领域的明星独角兽企业。2020 年 IPO 募资 1.3 亿美元时估值一度超 6.5 亿美元,曾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AFIB)。但商业化发展缓慢让公司逐渐陷入经营困境,Acutus Medical于同年 5 月退市。
为改变困境,2023年11月Acutus Medical宣布转变业务模式,成为单独支持美敦力左心通路产品的制造和分销商。2024年,Acutus 全年收入为 2020万美元(同比增长 181%),全部来自美敦力订单。
Acutus Medical的技术具有明显的差异化优势,其将超声建模与非接触式标测技术创新融合,革新了复杂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方式。其核心产品 AcQMap®系统已在欧洲和北美十余个国家实现临床应用,构建起强大的销售网络,而这也是心航路医疗收购的原因之一。
通过并购,心航路医学成功整合了全球顶尖的四维电荷密度标测(CDM)技术及专利资产,与自主研发中的五维动作电位标测(APM)系统形成协同效应,打造出全球首个同时集成CDM与APM技术的房颤标测平台,实现了从电生理标测到动作电位分析的全维度技术闭环。
03
技术+融资+并购:
“买”出来的护城河
在全球医疗技术迭代加速的背景下,技术攻关周期较长,对于具备雄厚资金实力的巨头来说,收并购相关领域龙头能快速切入市场并站稳脚跟。具备自主研发实力的技术公司,正在通过"战略并购+资本运作"的杠杆效应拓宽商业版图,以求快速形成市场壁垒,缩短产品商业化周期或转型路径。
以设备为主的迈瑞如今开始在耗材领域大展拳脚,从设备转型到流水型业务,通过收购惠泰,补齐了在电生理核心技术方面的短板,加速扩张耗材版图。迈瑞表示,未来还将通过整合迈瑞强大的设备平台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惠泰在高值耗材领域的研发、生产能力,向更多科室设备和高值耗材领域进行布局。
迈瑞还通过并购拓展上下游产业链实现风险对冲。收购德国 DiaSys后的迈瑞,流水型业务实现了本地运营,令欧洲客户对迈瑞的品牌认知、企业认知发生了很大改变,大幅强化了迈瑞的海外本地化能力。
2021年,波士顿科学斥资9.25亿美元收购心脏可穿戴设备制造商Preventice Solutions,使其能够在高速增长的动态心电图领域站稳脚跟,帮助其快速进入植入式心脏监护仪市场。
2022年,波士顿科学以4.5亿美元收购PFA技术头部企业Farapulse,其PFA产品在美国上市仅一年,2024年销售额就突破10亿大关,这也让波士顿科学2024年成为历史上最好的一年之一。
强生近些年也通过收购Shockwave和Abiomed的大手笔收购,大大强化了强生在心血管领域的地位。Joaquin Duato称,强生的既定目标是进入快速增长的市场,目前正在进入的心脏病学领域,就是一个很好的快速增长领域。
可以预见,未来的行业竞争将不再局限于产品或技术的比拼,而是整个供应链体系与资本运作能力的复合较量。